所属 单位 | 中文系 | |||
研
究
机
构
负
责
人
信
息 | 姓 名 | 肖向明 | 专 业 | 中国现当代文学 |
职 称 | 教授 | 学 历 | 博士研究生 | |
联 系 电 话 | 18927337118 | 电 子 邮 箱 | xiaoxiangming70@126.com | |
申 报 职 务 | 所长 | |||
科
研
简
历
| 一、工作简历 1、1993-1996年,湖南娄底师专任教; 2、1999年7月来惠州学院工作至今; 3、2000年讲师,2004年副教授,2008年教授; 4、2009年中文系副主任; 5、2012年任中文系主任。 二、承担项目 1、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间信仰书写(200801184),第一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金项目,批准经费10元,独立。 2、民间信仰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(20070410160),第4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金项目,批准经费5元,独立。 3、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间信仰书写(07GJ04),广东省“十一五”哲学社科规划项目,批准经费3元,主持。 4、20世纪文学转型时期的民俗叙事研究(GD10CZW09),广东省“十一五”哲学社科规划项目,批准经费3元,主持。 三、代表论著论文 1、“幻魅”的现代想象——鬼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,专著,光明日报出版社,2007年版,独立完成。 2、走近中大,编著,四川人民出版社,2001年版,编写。 3、中山大学校史(1924-2004),编著,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6年版,编写。 4、香港精粹散文赏析,编著,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二作者。 5、曾国藩全集·奏稿十,编著,岳麓书社,2011年版,第一作者。 6、《民俗·启蒙·审美:论民间信仰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》,《云南社会科学》,2008年第1期,CSSCI。 7、《论“五四”乡土小说的“鬼”文化想象》,《烟台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科版),2008年第1期, CSSCI。 8、《“鬼气”与“鬼趣”:论鲁迅与周作人“与鬼对坐”的不同文学思考》 ,《青海社会科学》,2007年第5期,CSSCI;人大复印资料《现当代文学文摘卡》2008年第1期转载。 9、《论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性追求》,《文艺评论》,2007年第5期,CSSCI;入选中国社科院文研所党圣元编选《新世纪文论读本系列》2011年版。 10、《原乡神话的追梦者:论沈从文的原始宗教情结及其文学感悟》,《民族文学研究》,2007年第3期, CSSCI。 11、《“幻魅”的现代想象:论中国现代作家的“鬼话”新编》,《贵州社会科学》,2007年第7期, CSSCI。 12、《“含魅”的现代虚构与想象:论鬼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呈现》, 《当代文坛》,2007年第4期, CSSCI。 13、《论“鬼”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想象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07年第2期, CSSCI。 14、《古代文学“鬼”文化之流变》, 第一作者,《学术界》,2007年第2期,CSSCI;《人大复印资料》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。 15、《论五四文学中“鬼”文化的功能演变》,《浙江学刊》,2006年第3期, CSSCI。 16、《论新文化语境下“鬼”的文学存在》,《晋阳学刊》,2006年第5期, CSSCI。 17、《“启蒙”的诱惑: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再思考》,《北方论丛》,2006年第1期, CSSCI。 18、《情归革命:从〈白毛女〉看“革命时代的爱情”书写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,2005年5期, CSSCI。 19、《家族文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》,《学术研究》,2005年6期, CSSCI。 20、《郭沫若早期“自悟”“自道”“自证”的心灵诗学》,《中国图书评论》, 2004年第11期,CSSCI。 21、《自由主义与五四文学的流变》,《思想战线》,2004年第5期, CSSCI。 22、《突围与突围之后:论觉新、汪文宣的文化“血缘”关系》,《求索》,2004年第3期,CSSCI。 23、《真知与风尚的双重追求:香港学者散文艺术阐释》,《文艺理论与批评》,2003年第5期, CSSCI;《文学评论》2004年4期《2003年文学批评一瞥》摘引。 24、《文学自由与市场规范的双向选择:论香港学者散文的创作机制》, 第二作者,《当代文坛》,2003年第6期,CSSCI。 25、《富于解读意味的当代香港学者散文》,《文艺报》,2001年6月19日,国家级。 26、《日常生活的诗意追求:香港中大学者散文情感解读之一》, 《当代文坛》,2001年第6期, CSSCI。 27、《论郁达夫文艺观对传统诗学的认同及转化》, 第一作者, 《广东社会科学》,1999年第1期, CSSCI。 28、《探寻文脉与把握个性的结晶》, 1998年第3期, 《学术研究》,CSSCI, 《人大复印资料》1998年第5期全文转载。 29、《“启蒙”的“民间”力量:论鲁迅、周作人的“鬼文化”文学书写》,《天府新论》,2008年第3期, CSSCI。 30、《“启蒙”语境里的“审美”艰难:论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价值取向》, 2008年第8期, 《南京社会科学》, CSSCI;《人大复印资料》全文转载2009年第2期。 31、《艳异风景中的奇情:论张爱玲小说的民间信仰书写》,《江淮论坛》 2008年第6期, CSSCI。 32、《论鲁迅、周作人“鬼民俗”的记忆与想象》,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》,2008年第6期, CSSCI。 33、《民间信仰文化与鲁迅、周作人的文学书写》,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,2008年第6期,CSSCI;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9年第3期转摘。 34、《五四新文学与民俗学运动:以民间信仰为中心》,《学术研究》,2009年6期, CSSCI;《新华文摘》2009年第18期转摘。 35、《“鬼域-人间”的政治寓言:20世纪40年代“民间信仰”的文学寓言》,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9年第6期, 全国中文核心。 36、《穿越沉重的肉身:古代戏曲的鬼文化想象略论》,《戏曲艺术》,2009年4期 , 全国中文核心。 37、《书生回眸:鬼文学的现代新编》, 《暨南学报》,2010年第6期, CSSCI。 38、《“入乎其内”又 “出乎其外”:谈王朝元主编的〈文艺学概论〉,兼及文艺学教学》,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》,2012年第3期, 全国中文核心。 39、《民间信仰与中国小说叙事的近代演变》,《文化遗产》,2012年第2期, CSSCI。
|